这家互联网媒体年收入超200万美元 每天却仅更新2篇文章

所属分类: 网站运营 / 站长故事 阅读数: 167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家媒体创业公司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还做了一件看似有违互联网媒体发展趋势的事情。这家媒体的名字叫 The Information,现在共有8名采编人员,但平均每天只更新2篇文章。并且,所有内容都需要付费才能阅读,每年订阅的费用为399美元。

但可别小看它。其订阅用户页面简直就是一个CEO、创始人和各种企业高管的展示屏,它的第一批内容贡献者包括硅谷传奇企业家、投资人Marc Andreessen、Quora创始人Adam D’Angelo、21世纪福克斯COO詹姆斯·默多克,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也出席过他们的活动。

现在,The Information已经两岁多了。在近期接受播客 Digiday 采访的时候,其创始人Jessica Lessin透露他们的订户“远多于1000,但距离10000还有一定距离”。如果按有5000订户推算,其来自订户的年收入就已经达到200万美元。

相比其他大型网络媒体,200万美元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对于只有15名员工的The Information来说,已经可以让他们活的非常滋润。这还不包括各种线下活动收入。

在对待文章的态度上,The Information追求的是原创和深度。Jessica表示,现在网上有80%的新闻都是重复的,都是改写或者略微增加一些内容,而他们的记者会做采访,然后产出独一无二的内容。

2013年年底,The Information刚成立的时候,美国另一家非常成功的在线媒体 Business Insider曾对其做了报道。Business Insider的主编Nicholas Carlson先用了大段文字对其进行了调侃,随后话锋一转,给予了The Information极大的肯定。

他写道:虽然收费较高,但The Information的目标用户大多是公司高层,只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公司都会愿意为高管报销这笔订阅费用。

Business Insider和The Information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前者以大量更新以及耸人听闻的标题著称,做的是流量的生意,有超过100名采编人员。但是任何有追求的记者,都不会仅仅追求文章的点击量,而是希望能写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内容。

Jessica认为受众对媒体很重要,但是她相信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在扩大受众方面,他们希望获得真实用户而非仅仅吸引眼球。简单说,The Information想要影响的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人。

这也是The Information的模式对优秀记者的最大吸引力。Jessica曾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他们还有三位在《华尔街日报》工作超过10年的资深记者。

过去的两年半里,The Information发表了很多篇有影响力的报道,在新闻报道上,他们首先报道了Google收购Dropcam、亚马逊收购Twitch等,而在深度报道上,The Information有更好的成绩——给有能力的记者更多时间去采访打磨,自然会产生好的报道。

媒体行业的一大挑战是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Jessica认为不同媒体可以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对The Information来说,订阅的模式远远优于广告。如果靠广告收入,整年的收入会受能否接到大单的影响;订阅收入的扩展则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只要内容够好,他们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扩展相应的用户。

商业模式也会影响内容。订阅的模式能让团队把重心都集中在产出优质内容上,不会受广告客户的任何影响。

The Information的订阅用户大多是公司高层,这些人能为其带来远不知一年399美元的订阅收入。现在The Information文章的评论区已经成为了和文章一样重要的部分。订阅用户也成了独特的内容贡献者。

在文章的推广渠道上,The Information非常依赖于邮件,这也和其用户定位有关。这种渠道也使得The Information可以从社交媒体中脱身,并不依赖人们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分享。而其他媒体则大多需要在各种社交网站上想尽办法抓住人们的眼球。

可以说,The Information是已经成为了一家自己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媒体:不依赖流量、不依赖社交推广、不依赖广告。他们没有融资,也没有来自投资人的压力。这种独立性也让他们的记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小的束缚。

但这也不是说The Information满足于“小富即安”。过去两年半的时间,他们的员工从8人增加到了15人左右,在传统报道之外增加了信息图和更多可以互动的内容呈现方式,并且已经开始招募其中国办公室的负责人——看,这也是他们通过内容来扩张订阅用户的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贪婪者"

如果说美团做对了什么,那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收藏 0 赞 0 分享

资深程序员写给年轻程序员的几条建议

本篇文章是一位资深程序员写给那些年轻程序员的几条建议,希望那些打算成为程序员或者已经是程序员的小辈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说说开发者究竟该如何提升和推销自己

编写出伟大的代码,对于开发者来说已经到达一个层级了。 但是不断提升、适当的推销自己,可以令你得到更多。
收藏 0 赞 0 分享

如何与你的客户成为亲密伙伴的秘诀详解

我们想与客户最终成为亲密的伙伴,总要有一个相识、相知的过程。面对一个陌生的客户,我们首先要取的与他们之间的合作,其实这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收藏 0 赞 0 分享

我不配做站长 我就这样关闭了我的网站

我不配做站长,我就这样把我建立了四个月多的电影网站关闭了。从建立网站时域名的选择、主机的选择、到网站上线后关键词的选择、关键词的布局等等,这一步一步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收藏 0 赞 0 分享

草根站长:忆三年辛苦却幸福的创业经历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子,三年后,我创办了第一个个人博客。当我再次端坐在电脑前,回忆三年前的创业经历,那种辛苦,那种甜蜜,那种心酸,那种苦闷历历在目,最终收获的却是幸福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一个90后站长的自述

天在QQ群里,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本来想搞一个原创大赛来着,后来越聊越乱,到最后无疾而终。曾经的SEO协会也举办过,反应平平
收藏 0 赞 0 分享

王志东、高红冰谈互联网创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赢家访谈》,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请到了两位嘉宾是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志东先生,另外一位是北京五洲天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红冰先生,两位都参加了我们108进36的比赛的评委,同时两位都是IT界的精英,
收藏 0 赞 0 分享

放弃了打工生涯,继续作网站

作网站两年了段段续续作作停停的,一直在南方某个小城过着打工仔的生涯,总是作着作这就半途而费了,原因千丝万缕,技术不到位,没电脑不方便,但最主要的还是没毅力没信心,春节回家,家里通了adsl,打工2年,积累了一点零碎的资本,这回买电脑了本人也再次拿起了
收藏 0 赞 0 分享

回首三年前的一次创业,不再后悔和心痛!

回首三年前的一次创业,不再后悔和心痛!   或许人生不能总是生活在回忆中,也曾听过许多哲人说珍惜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毕竟那些已经过去,也只能是回忆了。突然回首三年前的一次创业设想,虽然心里既悔又痛,但这些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记得三年在一家复合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