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7个步骤 让我6个月做到了100万用户

所属分类: 网站运营 / 站长故事 阅读数: 415
收藏 0 赞 0 分享

  其实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急于做 Google 推广和社交营销,而是基于10万用户的目标做了一个反向的引擎框架。

  我刚到公司,CEO 就给我了这样一个任务,我不知该如何完成这个目标。

  很快 6 个月过去了,我做到了 100 万用户,十倍于 CEO 定的目标。

  最重要的,产品要好。好的产品可以减少教育的负担,当然不管产品如何好,没人知道,也没人会用。

  其次,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急于做 Google 推广和社交营销,而是基于10万用户的目标做了一个反向的引擎框架。更牛逼的是这个框架,随后被人 2.7 亿买了。

  量化营销:反向引擎的成功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有 10 个新咨询用户也好,1000 个邮件列表用户也好,10000 个注册也好,量化的引擎都有帮助。

  好了,说正事了

  第一步,设定目标

  要知道你的目标,并且仔细研究你的目标如何量化。

  第二步,设定时间框架

  目标设定了,时间是用来执行的,要设定需要在多久完成这个目标。

  第三步,用表格整理下来你的资源

  这是一个基本的例子。

  术语解释

  Source:用户从哪儿来,有哪些渠道可以做用户

  Traffic:预估出有多少访问流量

  CTR:会有多少流量点击到你的网站

  Conversion:用户的转化率

  Total Users:最终转化出的用户

  Status:渠道跟进的情况如何

  Confirmed:是否已经开始执行

  Confirmed Users:有多少实际转化用户

  第四步,研究你的渠道

  表格做好了,接下来就要考虑这些资源是否合适。

  你的用户来自于哪里?一个渠道可以用下面的信息表示:

  PR:公关能力

  SEM:搜索引擎营销,购买关键字

  SEO:关键词优化,让自己排序更靠前

  Social and Display ads:社交平台广告购买

  Content Markting:内容营销,写博客写文章

  Direct sales:直接销售,找准客户直接试试

  Target market blogs:可以营销的博客、公众号等自媒体渠道

  Influencer marketing:影响力营销,通过社交关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并利用它进行推广。

  用这些来帮你规划权重,至少找出 10 个,最好是 15 个,然后也要考虑最合适目标用户的点在哪儿。

  要基于量化营销策略规划渠道权重,用下面两个指标:

  实现难度

  潜在影响力

  基于这些点,你应该可以排序出不一样的渠道。比如纽约时报的影响力非常大,但是你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那么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去实现,否则还不如直接找影响力小一点,但是难度也小的可能性更大。

  给每个渠道以 5 分制设定分数,如下所示:

  现在,高权重的都出来了,我们可以关注在影响力营销、自媒体营销、内容营销上了。

  考虑预算和时间点

  时间点

  如果要 0 预算去做 100 个用户,那么考虑做一个高效的 SEO 应该也可以?当然不是。如果你有一个月,你要做一个成功的 SEO 策略是不一定的,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实现并且来回头调整。如果只有一个月,最高效的应该是直接联系,应该想尽办法找到直接的用户来进行邮件和电话联系。

  预算

  在 Mint 的时候,从 0 到 100 万用户,总共买了 40% 的流量,有没有预算决定了怎么做。如果你有些预算,赞助广告位或社交广告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最好还是考虑内容和 PR 为主。

  第五步,设定更多量化目标

  如果开始执行策略的时候,要不管的关注量化目标才能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策略。可以用 SimlarWeb 或者 SEMRush 来关注你的流量。

  CTR 和转化率需要点时间,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愿意来共享这些数据,需要自己来一步一步去得到。

  可以在 Facebook 或者 Google Ads 上做一些投放测试就可以知道这些平台的 CTR,比如 WorldStream 发现 Google Ads 的转化率是 2%,那么你就该设定这个作为你的量化目标。如果你依然不知道的话,有个小窍门,可以拍脑袋做一个最好的假设,不需要很精确,然后不断的执行营销来优化。

  第六步,创建一个时间表

  接下来就是把目标来逐步分解了,这时候需要一个时间轴来做切分。最近我通过执行这些策略来让我的播客达到 100W 次的下载,我的目标是每期 10 万次下载,我设定了一个 12 个月的目标来达成。

  不管是什么样的时间框架,都要想办法切分好,比如是三个月就需要切到每个月,如果是三周,就需要切到每周。因为大的目标往往难以具象化,小的目标跟容易去执行。

  小提示:不要听天由命

  你要基于量化策略去做营销,就一定要让所有的可以去量化,那么所有的一切资源就必须是准备好的,而不是可能会失去,在上面多下些功夫。

  在执行前务必确保所有的资源准备好。

  附加提示:你在和资源方合作的时候,可以给他安排一个日历,放上需要他发送的相关的脚本和附件。因为你让事情变得越容易,别人就越愿意配合你。

  第七步,跟踪执行进度

  你需要不断衡量和优化策略。

  一旦开始执行,大多资源就开始正常工作了,当然也不要想所有的资源都会正常。我的习惯是每个月来回溯一次,以调整和优化,一直这样做,可能会带来几倍的增长。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盯紧最终的目标。

  开始的几个月,你会逐渐的积累经验,直到你发现一个最好的方式,在 Mint 的时候,我们测试过 6 种不同的着陆页,最后找出一个转化率最高的方案。

  量化策略的重点就在于基于结果来不断的优化调整策略

  如果一个资源不给力,你要想办法去掉或者替换掉,如果执行非常好,你应该放更多的资源和经理上去,将会增速巨大。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抖音SEO优化怎么做?抖音SEO是什么?

最近和一些站长朋友在谈论互联网变现项目的时候,很多都说抖音SEO变现比较快,今天阿枫SEO就给大家讲讲亲身操作的抖音SEO优化是如何去做的
收藏 0 赞 0 分享

戴志康:探寻未来五年的个人站长成长之路

Discuz!第七年了 说起来,从我第一次建立一个个人主页(叫做“超人软件工作室”,是个盗链别人网站软件的小网站 ^_^)到现在,也有9年的时间了。在1998年,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显得太陌生,而能够用“HotDog”写一点HTML的人,便如同今天掌握了PHP/MySQL及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中关村在线的成长心得

《联盟志》:当年和中关村在线一起创建的网站一定不少,而今能和中关村在线一样发展得这么好的网站数量却是相当有限的。能否和我们一起分享下中关村在线的成长心得? CNET Networks高级副总裁 刘小东: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残酷而激烈,大浪淘沙。中关村在线能够走到
收藏 0 赞 0 分享

大学生如何做站,怎么样才能把把做好?

大学生如何做站,怎么样才能把把做好?自己学习不好,考上了个三流大学,大一上学期,上活很是平淡。有空就去爬山,下海(就是游泳,大学在海边)。。自己刚认识大学,以为就是玩呢。呵呵。我很爱玩。。没办法。  大一下学期到了。自己是学计算机专业的。经过了半学期
收藏 0 赞 0 分享

访谈高春辉:专注产品才是王道

主持人:今天的主讲嘉宾是手机之家、ECShop创始人高春辉先生。今天高先生创办的ECShop被上海一家公司收购了,所以今天是比较巧的。下面请高总讲一下他在创业过程中的案例。 北京是最适合做互联网的城市   高春辉:感谢大家捧场。 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故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一个人,一个站,我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看了这个标题可能有点不知所云,这我近一个月切身实践后最真实的感受。很多人都知道我正在运作一个行业门户,但是不清楚这样一个网站目前有多少人在运作,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听到这样的回答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吹牛。   下面我就分享运作项目时一些经验
收藏 0 赞 0 分享

8个月,从一无所有到创立自己的公司品牌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历程。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拾垃圾到成立公司,创立自己的品牌,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相信他的创业过程能给创业者提供最好的借鉴。   2003年6月10号。非典还没完全过去,我揣上做生意失败剩下的700块钱,在惶
收藏 0 赞 0 分享

谷歌创始人佩奇与布林的早期创业史

最近各大网站都相继介绍了谷歌(Google)创建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但对于谷歌创业初期的情况却语焉不详。1999年1月,该公司两位创始人拉里· 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曾接受了德国杂志《Stern》的专访,在这次采访中,佩奇曾明确表示,
收藏 0 赞 0 分享

五年网络生涯,我的一些历程和经验

记得最初接触做网站是03年,当初是因为本人比较笨,上学成绩不好,高中就不上了,后来家里人开了个网吧,出于对网络的兴趣,所以我招天每日的就泡在网吧里。那时的网络是个新兴的事物,上网5元一个小时哦,但大多数人来上网只是去聊天室里聊天,我不喜欢聊天,我对
收藏 0 赞 0 分享

站长老兵故事:赢利是生存发展之道

老兵介绍:青蛙太子,英文名字Rosibo 本名吴龙杰26岁,厨师专业。99年开始网建,2000年从事平面设计和纹身设计。2001年涉足游戏开发,同期任网易网建版版主。2002年开设华夏游戏,从事游戏周边开发。2003年初开设华腾联合,alexa3000名,是比较著名的软件平台。2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