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组装电脑机箱与主板跳线接法图解析

所属分类: 硬件教程 / 组装电脑教程 阅读数: 69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在DIY组装机的过程中,小编也为大家介绍了不少的文章,不过小编发现对于组装电脑新手朋友来说,最头疼的部分莫过于主板跳线的连接了,面对机箱中的各种指示灯跳线,很多电脑小白朋友会不知所错。那么主板跳线怎么接?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理一理思路,一个一个对着来,就很容易连接了。通常来说,主板跳线上的插针主要包括开关机电源开关、复位开关(重合)、电源灯、硬盘灯、喇叭、音频、USB接口等,看似很多,但一个一个来,就 不难了,下面组装电脑小编分别详细介绍下。不懂的朋友们不妨看看吧!



电源开关(POWER)

这个开关的插头是两脚的,为便于用户识别,其中一根连线一般用黄色或黑色表示,而另一根连线一般为白色。此插头必须插接,否则无法通过机箱面板启动电脑。此外直接短接主板上的POWER插针也可启动。此开关的连线插头上一般标有POWER SW字样,而主板上对应位置的插针附近的英文缩写一般为PWR、Power SW、PWR SW、PW、PW SW或PS等。



这两个开关属性的按键插头是没有“正、负极”之分的,这样也是触点开关的一个特点,因此在连接主板时,只要连接上就OK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裸平台使用时,大家都用钥匙或者改锥当做启动电脑的工具。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你说开关按键接线为什么也用彩色和白色区分呢?其实如果你要硬把这个接线分出个所以然来,也不是不可以,一般来说彩色线为“正”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极),白色线为地线(英文多以Ground或者GND表示)。

2.复位开关(RESET)



复位开关的插头也是两脚的,其中一根连线一般用蓝色表示,另一根连线为白色。其作用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使电脑重新启动,常常是在电脑运行中突然死机时使用。此开关连线的插头上一般标有RESET SW字样,而主板上对应位置的插针附近的英文缩写一般为RESET、RST、RS或RE等。

3.电源灯(POWER LED)

电源灯连线同样是两脚插头,其中一根连线一般用绿色表示,另一根连线为白色。当主机电源启动时,电源灯就会亮起来。此开关连线的插头上一般标有POWER LED 字样,而主板上对应位置的插针附近的英文缩写一般为PW LED、Power LED、PWR LED或PLED+和PLED-等。



一般来说,彩色线都是正极线,而白色的线则为负极线(通常为负极线为白色,但也有少数线材是由黑色表示负极)。



另外,有些机箱电源指示比较另类,并没有用主板接线的方式为LED灯供电,而直接使用5V的D型电源接口(主板接线针脚所提供的电压同样是5V,因此可以这样代替使用,玩家也可自行改造)直接显示主机是否处于通电工作状态。

4.硬盘灯(HDD LED)



硬盘灯连线也是两脚插头,两根连线一般是一红一白。当硬盘有读写动作时,硬盘灯就会亮起来。此开关连线的插头上一般标有HDD LED字样,而主板上对应位置的插针附近的英文缩写一般为HDD LED、HD或IDE_LED+和IDE_LDE-等。

5.喇叭(Speaker)



此连线的插头有四个接脚,但只有两根连线,其颜色一般是一红一黑或一橘一黑,正确连接后供机箱上的喇叭使用。此开关连线的插头上和主板上对应的插针附近一般都标有Speaker字样。有些电脑在正常启动以后就会通过喇叭发出“嘀”的一声,或者在不能正常启动,通过喇叭发出相应的报警声,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帮助。不过,有些主板上已经集成有喇叭,这时就不必连接机箱上的喇叭了

Ps.现在机箱都不带了这个了,属于淘汰的东西!

USB接口


USB2.0接口图


USB3.0接口

USB接口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区分USB2.0和USB3.0就可以了。

音频接口(机箱上耳机接口,如果不接,机箱前面的耳机口将无法使用)

音频接口主要有2张,以前曾说到AC97与HD Audio区别,这就要牵扯到N多主板集成芯片升级换代的历史故事了,不过简单的来说,目前HD Audio已经全面取代AC97,因此我们则可以通过声卡芯片型号来判断我们使用的是哪一代的芯片。


音频接口

在通常情况行下,目前HD Audio大多采用8声道输出,所以像“C889”这种型号的芯片就需要插上HD Audio接头。而如果你插错了不出声,或者插上AV97的插头,再或者机箱只有AC97插头,那么不要着急,你可以同过驱动程序软件,调成AC97兼容模式,这样既有声音啦。要是想听8声道的HD Audio,那就把另一个接口再重插一遍吧。

目前来说,除一些老主板之外,新一代主板产品均为HD Audio芯片,因此直接插好HD Audio接口接好啦!并且还有“防呆”设计,简单易用。

文章最后为大家带来一些常见品牌主板跳线方法图解。

一.华硕主板跳线图解

1.前端系统控制接口标识为 F_PANEL / PANEL


华硕主板跳线图解


华硕主板跳线接法

2.前置音频标识为 AAFP,前置USB接口标识为 USB56/USB78 等。


华硕主板USB跳线接法图解

二.技嘉

1.主板前端控制面板接线标识为 F_PANEL


技嘉主板跳线图解

2.前端音频接口标识为 F_AUDIO , 前端USB接口标识为 F_USB1/F_USB2 等。


技嘉主板音频与USB跳线图解

三.微星

1.前置面板接口标识为 JFP1


微星主板跳线图解

2.前置USB接口标识为 JUSB1/JUSB2 等,前置音频接口标识为 JAUD1。


微星主板USB与音频跳线图解



四.华擎

1. 前置面板接口标识为 PANEL


华擎主板跳线图解

2.前置USB接口标识为 USB4_5/USB6_7 等,前置音频接口标识为 HD_AUDIO1。


华擎主板USB与音频跳线图解

其它品牌的主板也基本大同小异,差不多的,不懂的朋友可以详细看看主板说明书,里面都有详细图解介绍!以上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LOL游戏DIY装机 3500元i3-7100配GTX1050游戏电脑配置推荐

Intel七代Kaby lake处理器逐渐成为了今年主流装机首选,无论是奔腾G4560还是七代i7、i5、i3处理器均受到了用户的极大关注和青睐,而下面小编带来一款3500元i3-7100配GTX1050游戏电脑配置推荐,主要用来玩英雄联盟,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游戏设计两用电脑装机 6000元不到i5-7500配GTX1060中端电脑配置推荐

有一位网友表示,需要一套5000元内主机,他表示主要以玩游戏为主,偶尔也进行模型设计。针对此需求,下面小编带来游戏设计两用电脑装机,即6000元不到i5-7500配GTX1060中端电脑配置推荐
收藏 0 赞 0 分享

DIY大神拆RX 480供电模块嫁接给老GTX 570:点亮开机进BIOS

近日,著名DIY极客Buildzoid在Youtube上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实验,它把RX 480的供电模块嫁接到了GTX 570上,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可以点亮开机进BIOS,但供电一直维持在110~120W,Buildzoid现在正想办法改进,比如换要用更好的导线等
收藏 0 赞 0 分享

高性价比整套装机 6000元i5-7500配RX480电脑配置推荐

有一位网友表示想要组装一套6000元左右的性价比比较高的整套主机,要求配备显示器,同时要A卡。针对这位网友的预算和需求,下面小编带来了高性价比整套装机 6000元i5-7500配RX480电脑配置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组装电脑之i7-7700K+1080Sli装机作业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组装电脑之i7-7700K+1080Sli装机作业,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性能平衡DIY装机 5000元不到i5-7500配RX480家用游戏全能电脑配置推荐

很多想组装电脑的游戏玩家,主机预算都要求在5000以内,今天小编就推荐一套4800元左右的家用游戏全能型主机配置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主流A饭就选它 4600元R5-1400配RX470电脑主机配置方案推荐

目前AMD Ryzen 5系列中高端处理器R5-1400已经可以接受预定了,这里小编就为大家为大家推荐一套,价值4600元的AMD R5-1400搭配RX470电脑主机配置清单,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前来了解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高性价比日常用机 1500元不到奔腾G4560配HD610入门电脑配置推荐

有一位网友想要组装一台不到1500元的主机,主要是不懂电脑的女生简单用用。针对这位网友的预算和需求,下面脚本之家的小编带来了不足1500元奔腾G4560入门电脑配置推荐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游戏娱乐高性价比装机 5000元i5-7500配GTX1060整套电脑配置推荐

有一位网友表示,需要一套5000元内整套主机包括显示器,主要以游戏娱乐为主,没有说玩什么游戏,但就这个价位来说市面上大多数游戏还是可以应付的。针对这位网友的需求,下面脚本之家的小编为其带来了i5-7500配GTX1060电脑配置推荐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络游戏新选择 5000元不到奔腾i3-7350K配GTX1060超频游戏电脑配置推荐

Intel在2017年一反常态地推出了奔腾G4560和i3-7350K两款经典CPU,前者在入门级市场可以说是大红大紫,i3-7350K虽然略显沉寂,但超强的单核性能,在畅玩一些大型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下面脚本之家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套i3-7350K配GTX1060超频单机游戏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