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的性能优化实现解析

所属分类: 脚本专栏 / python 阅读数: 290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一 利用标准数据库优化技术

传统数据库优化技术博大精深,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优化技巧,但重心还是有规则的。在这里算是题外话,挑两点通用的说说:

索引,给关键的字段添加索引,性能能更上一层楼,如给表的关联字段,搜索频率高的字段加上索引等。Django建立实体的时候,支持给字段添加索引,具体参考Django.db.models.Field.db_index。按照经验,Django建立实体之前应该早想好表的结构,尽量想到后面的扩展性,避免后面的表的结构变得面目全非。

使用适当字段类型,本来varchar就搞定的字段,就别要text类型,小细节别不关紧要,后头数据量一上去,愈来愈多的数据,小字段很可能是大问题。

二 了解Django的QuerySets

了解Django的QuerySets对象,对优化简单程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QuerySets是有缓存的,一旦取出来,它就会在内存里呆上一段时间,尽量重用它。

# 了解缓存属性:
>>> entry = Entry.objects.get(id=1)
>>> entry.blog  # 博客实体第一次取出,是要访问数据库的
>>> entry.blog  # 第二次再用,那它就是缓存里的实体了,不再访问数据库
>>> entry = Entry.objects.get(id=1)
>>> entry.authors.all()  # 第一次all函数会查询数据库
>>> entry.authors.all()  # 第二次all函数还会查询数据库

all,count exists是调用函数(需要连接数据库处理结果的),注意在模板template里的代码,模板里不允许括号,但如果使用此类的调用函数,一样去连接数据库的,能用缓存的数据就别连接到数据库去处理结果。还要注意的是,自定义的实体属性,如果调用函数的,记得自己加上缓存策略。

利用好模板的with标签:

模板中多次使用的变量,要用with标签,把它看成变量的缓存行为吧。

使用QuerySets的iterator():   

通常QuerySets先调用iterator再缓存起来,当获取大量的实体列表而仅使用一次时,缓存行为会耗费宝贵的内存,这时iterator()能帮到你,iterator()只调用iterator而省 去了缓存步骤,显著减少内存占用率,具体参考相关文档。

三 数据库的工作就交给数据库本身计算,别用Python处理

  • 使用 filter and exclude 过滤不需要的记录,这两个是最常用语句,相当是SQL的where
  • 同一实体里使用F()表达式过滤其他字段
  • 使用annotate对数据库做聚合运算

不要用python语言对以上类型数据过滤筛选,同样的结果,python处理复杂度要高,而且效率不高, 白白浪费内存

  • 使用QuerySet.extra() extra虽然扩展性不太好,但功能很强大,如果实体里需要需要增加额外属性,不得已时,通过extra来实现,也是个好办法
  • 使用原生的SQL语句 如果发现Django的ORM已经实现不了你的需求,而extra也无济于事的时候,那就用原生SQL语句

四 如果需要就一次性取出你所需要的数据

单一动作(如:同一个页面)需要多次连接数据库时,最好一次性取出所有需要的数据,减少连接数据库次数。

此类需求推荐使用QuerySet.select_related() (主动连表)和 prefetch_related()(被动连表)

相反,别取出你不需要的东西,模版templates里往往只需要实体的某几个字段而不是全部,这时QuerySet.values() 和 values_list(),对你有用,它们只取你需要的字段,返回字典dict和列表list类型的东西,在模版里够用即可,这可减少内存损耗,提高性能

同样QuerySet.defer()和only()对提高性能也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实体里可能有不少的字段,有些字段包含很多元数据,比如博客的正文,很多字符组成,Django获取实体时(取出实体过程中会进行一些python类型转换工作),我们可以延迟大量元数据字段的处理,只处理需要的关键字段,这时QuerySet.defer()就派上用场了,在函数里传入需要延时处理的字段即可;而only()和defer()是相反功能

使用QuerySet.count()代替len(queryset),虽然这两个处理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前者性能优秀很多。同理判断记录存在时,QuerySet.exists()比if queryset实在强得太多了

五 懂减少数据库的连接数

使用 QuerySet.update() 和 delete(),这两个函数是能批处理多条记录的,适当使用它们事半功倍;如果可以,别一条条数据去update delete处理。

对于一次性取出来的关联记录,获取外键的时候,直接取关联表的属性,而不是取关联属性,如:

entry.blog.id
优于
entry.blog__id


# 善于使用批量插入记录,如:
Entry.objects.bulk_create([
  Entry(headline="Python 3.0 Released"),
  Entry(headline="Python 3.1 Planned")
])
优于
Entry.objects.create(headline="Python 3.0 Released")
Entry.objects.create(headline="Python 3.1 Planned")
# 前者只连接一次数据库,而后者连接两次


# 还有相似的动作需要注意的,如:多对多的关系,
my_band.members.add(me, my_friend)
优于
my_band.members.add(me)
my_band.members.add(my_friend)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Python中模块string.py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模块之string.py的相关资料,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中关键字nonlocal和global的声明与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Python中关键字nonlocal和global的声明与解析的相关资料,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相信对大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中pandas.DataFrame对行与列求和及添加新行与列示例

pandas是python环境下最有名的数据统计包,而DataFrame翻译为数据框,是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python中pandas.DataFrame对行与列求和及添加新行与列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示例代码,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中str.format()详解

本文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是python编程中str.format()的基本语法和高级用法,非常的详细,并附有示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等的相关资料,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 IDLE 错误:IDLE''s subprocess didn''t make connection 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 IDLE 错误:IDLE's subprocess didn't make connection 的解决方案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中类型检查的详细介绍

Python是一种非常动态的语言,函数定义中完全没有类型约束。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中类型检查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利用python程序生成word和PDF文档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利用python程序生成word和PDF文档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和示例代码,相信对大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python用装饰器自动注册Tornado路由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python用装饰器自动注册Tornado路由,文中给出了三个版本的解决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让python 3支持mysqldb的解决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让python 3支持mysqldb的解决方法,文中给出解决的示例代码,相信对大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