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CSS图片替换的技巧(背景显示与文本移离屏)告别9999px

所属分类: 网页制作 / 应用技巧 阅读数: 1411
收藏 0 赞 0 分享
-9999 px的形象替代技术已经流行了一个十年最好的部分。替换一个文本元素和一个图像,您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h1>This Text is Replaced</h1>
<style>
h1
{
background: url("myimage") 0 0 no-repeat;
text-indent: -9999px;
}
</style>

元素的背景显示和它的文本移离屏,这样它就不会妨碍。简单的和有效的。它常常被采用来显示图形标题——这是很少有必要现在我们有webfonts,但你还是会觉得它使用web。
直到现在。
一项新技术已被发现: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text-indent: 100%;
white-space: nowrap;
overflow: hidden;
}

代码缩进文本超越其容器的宽度,但它不会包装和溢出是隐藏的。
虽然这是一个小更长和更难以记住,可以提高性能,因为浏览器的不再画一个9999 px箱在幕后。它还将防止怪异的左扩展概述了你会看到链接周围的使用隐藏文本。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网页心得:网页色彩的搭配

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色彩搭配却是网友们感到头疼的问题。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应该搭配什么色彩才能最好的表达出预想的内涵呢?这里谈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收藏 0 赞 0 分享

设计理论: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

文字,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由简单而复杂,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完美而规范化的程式。它既具有人类思想感情的抽象意义与韵调和音响节律,又具有结构完整,章法规范,而又变化无穷的鲜明形象。尤其是象形文字,更是抽象与具象的紧密结合,其文字
收藏 0 赞 0 分享

设计理论:内容呈现建议十条

围绕文字、符号、链接三个方面,主要是中文,草拟的个人行文经验: 文字避免写错。应付挑剔的读者是一个方面,某些关键词的错误,有可能就避过了搜索引擎抓取。 文字密度节奏的控制。段落在四行左右比较合适,宜少不宜多,同时避免文字量大的段落连续堆积,
收藏 0 赞 0 分享

导航设计与信息架构

大部分时候我们讲导航,讲的是导航对内容和结构的一种表现。就是说我们在讨论导航的时候,更多的去关注怎么与之交互,以及视觉上是怎么好看。但是导航,不仅仅局限于交互方式和视觉形式。 被狭义化的导航 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设计导航的?难道不正是根据内容、根据内容
收藏 0 赞 0 分享

设计理论:文本达意和可用性

在文本的设计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文字的排版,如何排版才能让我们的文字看起来更美观,更容易阅读;然而,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与此同等重要,因为我们把排版做好的根本意义还是要用户更容易读明白所表达的内容。 一、下面我们就设计中的几点,通俗的讨论一下这块的重要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土豆网(tudou.com)前端概况

一、分工和流程 在土豆网,以项目开发为核心,谁都可以带项目,担任项目经理。 一个典型的土豆网项目中,当进入正式开发阶段,通常参与者包括:1名设计师,1-2名前端工程师,1到多名后台工程师,1-2名系统运维管理员。 其中,前三者的工作都是可以并发的,最终整合通常是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页制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主页备份 1、txt 文本 2、scan 扫描图片 3、psd 设计原图(包括AI、Flash、Banner等等) 4、htm 网页文件 5、htm_old* 旧的网页文件备份 --html的目录结构 1、打开网页排版软件D
收藏 0 赞 0 分享

TOM.COM网站首页改版的体验感受

没有任何征兆的在cnBeta上看到关于TOM.COM网站改版的新闻,说是页面可以自定义了。这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TOM.COM开始像一些Web2.0的网站学习开始走WEB2.0的道路了。于是链接进去体验了一把,下面说说我的体验感受: 1、对于这个自定义页面的功能,新鲜感上没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页设计从业者必看的职业规划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网页设计毫无疑问是一门技术,职业定位是网站设计、网站美工、网络编辑等,许多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能获得不错的职位和薪金,但大部分人可能并不能达到这个水平,比如美工这个职位,较好些的网站都要求美工需要具有美术的功底、手绘的能
收藏 0 赞 0 分享

肤浅网页设计

一直以来,我深信yahoo的网页设计是很棒的。但是,我的确说不出具体的理由,因为实在有太多的网站比它好看得多。我之所以觉得它好,是因为它是世界第一大站,它手下有无数世界级的设计师,这种设计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所以,对yahoo设计的认同,其实是一种对权威的盲目敬畏。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