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样式的优先级究竟庞杂到什么程度

所属分类: 网页制作 / 应用技巧 阅读数: 2003
收藏 0 赞 0 分享
昨晚在看一道面试题,发现有一部分人对css样式的优先级不是特别清楚,加之之前自己也一直在总结这个知识点,今天就利用点时间把我所了解的写下来,大家共同进步...
css样式的优先级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点,我甚至觉得它的庞杂可以与“浮动”以及“框模型”相提并论。对于本文,我思考了许久,或许可以用这么一句顺口溜来总结,即“一载二位三重要四特殊”。下面具体展开:

一、“载”
这里的“载”,是载体,即样式表。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经常涉及到的只是“载”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它们是什么呢?具体如下:
1、用户端样式表:这是浏览器默认的样式表,在遵守其规则的情况下,才有了div的原始属性是“display:block”,span是“display:inline”。
2、用户样式表:即使用浏览器的人定义的样式表。也许你不能理解,但是事实是你可以做到,具体设置方法,我以firefox为例,步骤如下:(1)菜单栏 “帮助”-->疑难排解信息-->应用基础-->打开所在文件夹-->chrome;(2)创建一个名为 userContent.css 的 CSS 文件,编辑加入所需要的样式,保存。注意名字必须叫 userContent.css,不能更改。否则无效;(3)重启firefox。我以w3cfuns首页“热门讨论”为例,对其样式进行了设置,呈现的 结果如下:

而原本的效果如下:

通过上述方面,我们是可以来自动地改变网站的呈现方式的。
3、作者样式表:这个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了,就是开发人员所书写的样式表。而我们经常所说的样式表,其实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因为它与我们最亲密!

二、“位”
之所以把“位”放在第二点来说,有如下的考虑:(1)“位”指代两点:样式声明的位置和样式表链接的位置;(2)不管是样式声明的位置或者样式表链接的位置,都是具体到对开发人员来说的,也就是“载”中的第3点,因此必须先说清“载”。

说清了理由,下面具体到“位”,就如理由中的第一点,我将从两点展开:
1、样式声明的位置:样式的声明一搬来说有四种方式,除去@import和另外一种(几乎没用过,以至于忘了名称了),目前常见的就两种:行内式和外联 式,行内用style标签,外联用link标签。在这点上,排除style样式的干扰(第四点会提到),样式优先级遵循后来居上的原则,也就是说,样式表 里后面声明的样式较之前面声明的优先级更高。比如:在style.css这个文件里,在第一行声明了这样的样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color:#f00;}

在第三行声明了这样的样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color:#000;}

那么,最终p的字体颜色为黑色。

2、样式表链接的位置:同一条样式可能声明在两个样式表中,同一个html页面可能同时调用这两个样式表,这时候样式的优先级依然可以用后来居上的原则,只不过这时候的后来居上对象不同而已。比如:在一个html页面中,head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head>
<link href="first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econd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ead>

这个时候,如果在firstStyle.css里声明这样的样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color:#f00;}

而在secondStyle.css里声明了这样的样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color:#000;}

那么,最终p的字体颜色为黑色。它取决于后面链接的样式表。

三、“重要”
“important”是重要的意思,加了感叹号之后就是重中之重了,因此,一般的样式声明对它来说就有如逍遥游中的鲲鹏,最终只能“望洋兴叹”了。但是 从“载”中我们又将思考,如果在用户样式表中声明了important样式,并在作者样式表中也声明了important样式,那么谁的优先级高呢?
于是第二点中“位”的说明似乎又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了。从“载”出发,结合important,优先级比较又可以延伸出下面5点:
1、用户端声明的样式
2、无!important的用户样式
3、无!important的作者样式
4、加了!important的作者样式
5、加了!important的用户样式
按顺序,以升序排序。即第5点的样式高于第4点,其他以此类推。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应该说加了important是最高级别了,后来的样式也无法替代它 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样式中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important的原因。因为一旦声明了important,样式级别达到最高,css最核心的机制,即层 叠,就失去了意义。这点还是有必要注意的。

四、“特殊”
在对“位”的描述中,我把style标签掠过了,直接进入一个观点,即后来居上的原则;并举了p标签的例子。其实对于有经验的前端人员来说,像我举的例子 是不成“体统”的,因为没多少人会闲的无聊在同一个样式表声明两个p元素的样式,用来后面替代前面的。而事实上,我也只是想说明那个原则而已。好吧,那就 再举一个例子,来阐述“特殊”这一点。先一段html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iv id="firstDiv" class="firstDiv">
<div id="secondDiv" class="secondDiv">
<p id="pElem" class="pElem" style="color:black;">happy</p>
</div>
</div>

下面的样式写进名为style.css的样式表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irstDiv #secondDiv #pElem{color:red;}
#firstDiv #secondDiv .pElem{color:yellow;}
#firstDiv .pElem{color:blue;}
#firstDiv p{color:gray;}

对于你所看到的,会发现p的字体颜色为黑色;当删除style标签样式,p的字体颜色为红色;再删除样式表的第一行,为黄色,依此为蓝色、灰色。
css的这种特性称为“特殊性”对比,是有一套既成的对比方式的,可以用a,b,c,d四个字母带代表他们的方位。a指拥有style标签,b指ID选择器,c指类选择器和伪类,d指元素选择器和伪元素。
它们的比较方式是:当a相同,比较b;a,b相同,比较c;a,b,c相同,比较d,都相同呢?“后来居上”了。

针对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因为p中存在style,也就是a存在,所以优先级最高,所以p的字体颜色为黑色。当删除了style,a不存在,于是考虑ID选择器,第一条css声明有3个ID,较之后面的都多,所以它就是最终的样式;以此类推。

结语:原本只想花点时间写写的,没想到用了这么多时间,有点夸张!文中应该说差不多都涵盖了优先级的各个方面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看得清晰,文中的代码 有的并没有经过测试,只是凭着一些经验和曾经的实验得出的,结果或许有误,如有发现,请指出。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不至于“误人子弟”。就此结 文...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CSS中浏览器对尺寸和宽高解释差异的解决方法

不同的浏览器对margin、padding、height、width 等属性的解释有很大的偏差。有时我们发现同样的两列布局,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两列长短不一,类似的情况太多了,如此困扰大家的麻烦,如何解决?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页变灰的笔记 细节问题处理

grayscale.js这个文件是用来兼容各个浏览器的,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它绝对不会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收藏 0 赞 0 分享

页面中marquee与flash同时存在时的冲突解决方案

冲突的症状主要表现在FLASH按钮一直跳动,不稳定,影响网页美观及正常访问。
收藏 0 赞 0 分享

提高网站访问速度的六种方法

以下6种优化方法都是前端的,前端优化的意义在于减少http请求,减少网站前端程序组成的体积。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鲜出炉的有用图标集25组 国外下载

恰当的图标(ICON)能使网站更具活力 曾几何时,现在的网站图标大同小异,我们的眼睛早已见惯不惊。于是,这里收集了25套专业设计的全新的图标集,希望对你有用!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手建站教程 十天学会做网站

十天学会做网站教程采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最基本的开始,带领大家开始建站。教程由许耀鹏历时半年时间写成。是非常好的新手建站入门教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手建站入门教程 建站需要的条件和工具

很多新手在论坛都会说,我从来没做过网站,做网站需要些什么条件啊,会不会很难啊?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手建站入门教程 域名的解析与绑定

昨天我们讲到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需要的条件和工具,里面讲到首先需要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域名,和需要购买一个虚拟主机。(详情请看:新手建站第一帖:建站需要的条件和工具)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手建站入门教程③ 别名(CNAME)记录和URL转发

在上一帖中为大家介绍了域名的解析和A记录解析的方法,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另一种解析方法:别名(CNAME)记录。同时为大家讲解下URL转发的好处和方法。
收藏 0 赞 0 分享

新手建站入门教程④:如何绑定子目录

去买空间的时候,我想很多朋友都已经注意到了,有的空间介绍上会有类似于“支持绑定1个子目录”、“赠送1个子目录”等词。那么这些介绍是什么意思呢?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