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的K号部分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所属分类: 网站运营 / 网络赚钱 阅读数: 89
收藏 0 赞 0 分享
最近,大批的站长包括我这新手一直在忧心忡忡,总担心被K号,我一直也在找朋友及一些做GG的朋友聊,结果总结出这样的经验,

K号和应对政策,中国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传统 ,在这里来给大家揭开Google无端K号之迷。
很多人被K了在喊冤说没有作弊为什么K人?!因此不少人认为Google是变态和骗子,
更有甚者引用黑道的一句话说:“出来混的(做Google),早晚要还的(被K)” 所以很多人对Google产生了怀疑和恐惧,
每天做GG也是提心吊胆的。

一、违法了Google广告投放的政策


问题:就是说你投放广告的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不符合Google广告的规范


比如说投放广告的页面同时存在成人内容、竞争对手雷同的广告、设计版权问题的内容等等


这个是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地方,虽然没有作弊但你的广告投放不正确


解决方法:参见有关Google广告投放政策




二、为了做Google广告而做的网站



问题:有很多人冲着Google的高价关键词而做的网站,满篇的Google关键词文章,而网站本身没有实际内容的




这种网站既没有作弊也没有违法Google广告的约定,但是一但你收入多了必K无疑



解决方法:在网站上虚构出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实物还是虚拟的东西都可以




三、无效的“展示”和“点击”



问题:无效的“展示”和“点击”这个是Google封号时最常用的一句官方语言,一般人理解是由于网站展示和点击过高造成的
这个因素其实是比较小的,你要相信Google在K人的时候,他心里非常清楚你是没有作弊的那Google为什么还要K你帐号呢,真正的隐情是什么呢是广告发布商的投诉如果一个广告商的广告老在某个网站展示并产生点击,虽然数据正常,但是广告商的广告被点击后无法产生回报 这个时候他就会向Google提交数据异常报告或者直接投诉。那么Google会很认真的去审查广告发布商的广告一但发现大部分是你网站产生的点击,那么你就只有当“替罪羊”了。

Google知道你没有作弊也没有违反任何政策,但是为了广告商的利益和Google的声誉,他绝对不会留情的至于他是否要退广告发布商的钱这个可能性不大

有位在Google Adwords代理机构上班的时候天天遇到广告商的投诉,虽然都有做处理但是没有看见退钱的

解决方法:经常更新你的网站内容,不要老是就让那几个广告商的广告出现

如果你是纯粹投机的网页那么就要打一枪换一地(经常更换页面及关键词,不要老围绕某个高价的词做)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朋友圈疯传的万能Wi-Fi账号是假的 犯了常识性错误

朋友圈疯传的万能Wi-Fi账号到底是真是假?电信工作人员肯定地回应:假的。重庆市通信管理局网络专家称,这个消息首先是犯了常识性错误,电信运营商自己的公共Wi-Fi都有统一的用户名,即账号,比如电信通常是ChinaNet,而移动是CMCC,而不是消息中说的数字或者手机号码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上赚钱怎么赚钱?网上兼职的方法有哪些

您可以和我一样做百度回享,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技巧。如果点击率高了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反正写好了挂着就行了。是一种比较利人利己休闲的网赚方法
收藏 0 赞 0 分享

屌丝伪装高富帅 用女友朋友圈低价卖iPhone 6 卷走180万

广州一名34岁男子敖某钊将自己包装成“高富帅”,由于出手阔绰,很快追到一名“嫩模”女友,随后利用女友微信朋友圈发布低价出售iphone6手机信息,诈骗过百万元。广州警方8日透露了这一案情
收藏 0 赞 0 分享

朋友圈被一条人贩消息刷屏:竟然是营销?

昨天(6月17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消息刷屏:“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条款拐卖儿童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在无数网友动动手指、方便快捷地做出一次“承诺”后,冷静的声音随后而来:除了支持与反对者,更有网友指出这是一场互联网营销
收藏 0 赞 0 分享

漂洋过海坑死你 海淘代购名为国际大牌实为国产的山寨货

一伙“80后”“90后”的年轻人,利用网络跨境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名品,几年内生意从“小作坊”变身为“大公司”,月均销售额达200万元,累计涉案金额更是高达7亿余元……这并小非说创作中的情节,而是上海警方不久前破获的真实案件
收藏 0 赞 0 分享

又被电商耍?2015.6·18年中大促"先涨后降"把戏仍在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更多电商平台加入战局,但“先涨后降”这样戏耍消费者的把戏还在吗?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最强PS网银汇款截图:轻松骗走网店17万奢侈品

最近警方破了一件网上案件,可以堪称是最强PS,两名涉案嫌疑人用“PS”的虚假网银汇款截图,骗走价值17万多元的奢侈品。具体详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调查:55.2%受访用户不会相信朋友圈打广告的化妆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中,67.0%的受访者确认自己朋友圈里有为面膜等护肤品发图吆喝的人。55.2%受访者不会买在朋友圈打广告的化妆产品
收藏 0 赞 0 分享

抢孩子谣言发布者究竟是谁?运营80余公众号造谣吸粉月赚20万

17日下午,天津市公安局官微“平安天津”对“网传天津抢孩子高发地点”进行了辟谣,称近日天津发生“抢孩子”案件,天津警方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辟谣,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那么抢孩子谣言发布者究竟是谁?北京青年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青西一女子轻信网络刷单2小时赚400元 被骗15万元

轻信网络刷单赚钱广告,青西一女子轻信网络刷单2小时赚400元。五天的时间里通过网上支付15万多元,要求退款不认账,一说报警骗子消失。据调查,类似小广告网上还挺多的,所以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