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中调整自增字段的当前初始值
所属分类:
数据库 / MsSql
阅读数:
1059
收藏 0赞 0分享
前几天在把一个Communtiy Server 的数据库从SQL 2000升级到SQL 2005 的时候,碰到一个怪异的问题,报如下错误:
Violation of PRIMARY KEY constraint 'PK_cs_Threads'. Cannot insert duplicate key in object 'dbo.cs_Threads'.
分析进去后,竟然发现这个表的自增字段数据库中已经达到了6144,而数据库维护的这个表的初始自增值只到6109。
解决方法很简单,利用以下SQL 语句即可搞定:
DBCC CHECKIDENT ('cs_Threads')
上述语句的意思就是:如果表'cs_Threads'的当前标识值小于列中存储的最大标识值,则使用标识列中的最大值对其进行重置。
CHECKIDENT 命令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1、DBCC CHECKIDENT ('table_name', NORESEED)
不重置当前标识值。DBCC CHECKIDENT 返回一个报表,它指明当前标识值和应有的标识值。
类似如下的报表:
Checking identity information: current identity value '6109', current column value '6144'.
2、DBCC CHECKIDENT ('table_name') 或DBCC CHECKIDENT ('table_name', RESEED)
如果表的当前标识值小于列中存储的最大标识值,则使用标识列中的最大值对其进行重置。
上述命令执行的时候,也会报类似上面的报表。
3、DBCC CHECKIDENT ('table_name', RESEED, new_reseed_value)
当前值设置为 new_reseed_value。
如果自创建表后没有将行插入该表,则在执行 DBCC CHECKIDENT 后插入的第一行将使用 new_reseed_value 作为标识。否则,下一个插入的行将使用 new_reseed_value + 1。
如果 new_reseed_value 的值小于标识列中的最大值,以后引用该表时将产生 2627 号错误信息。
SQL数据库存储过程示例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SQL数据库存储过程示例进行解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赞 0分享
SQL Server 2012 安全概述
这篇文章给你概括介绍了SQL Server 2012里的基本安全概念。你学到了一些常见的数据威胁,探寻了SQL Server背后的设计理念,学习了在整个系列文章看到的一些安全术语,算是一篇比较非公式化的开篇,希望能够勾引起大家对于sql安全的兴趣
收藏 0赞 0分享
SQL Server删除表及删除表中数据的方法
本文介绍SQL Server中如何删除表,如何删除表中的数据。在删除表数据时有delete和truncate两种方法,delete和truncate有什么区别呢
收藏 0赞 0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