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之ArrayBlockingQueue详细介绍

所属分类: 软件编程 / java 阅读数: 24
收藏 0 赞 0 分享

java并发之ArrayBlockingQueue详细介绍

 ArrayBlockingQueue是常用的线程集合,在线程池中也常常被当做任务队列来使用。使用频率特别高。他是维护的是一个循环队列(基于数组实现),循环结构在数据结构中比较常见,但是在源码实现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线程安全的实现

      线程安全队列,基本是离不开锁的。ArrayBlockingQueue使用的是ReentrantLock,配合两种Condition,实现了集合的线程安全操作。这里稍微说一个好习惯,下面是成员变量的声明。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17911632652898426L;
  final Object[] items;
  int takeIndex;
  int putIndex;
  int count;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transient Itrs itrs = null;

        赋值的操作基本都是在构造函数里做的。这样有个好处,代码执行可控。成员变量的初始化也是会合并在构造方法里执行的,但是在执行顺序上需要好好斟酌,如果写在构造方法里初始化,则没有相关问题。

        阻塞队列的常用场所就是生产者消费者。一般都是生产者放入,消费者从头取数据。下面重点说这两个操作。

        这两个操作都是依靠锁来保证线程安全的。

生产操作

public void put(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heckNotNull(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notFull.await();
      enqueue(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t等放入操作,首先是获取锁,如果发现数据满了,就通过notFull的condition,来阻塞线程。这里的条件判定一定是用while而不是if,多线程情况下,可以被唤醒后发现又满了。

private void enqueue(E x) {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items[putIndex] = x;
    if (++putIndex == items.length)
      putIndex = 0;
    count++;
    notEmpty.signal();
  }

        这个是入队列的操作。首先获取维护的数组。putindex就是放入操作的标志。这个操作会一直加。达到预定的长度后就变成0从头开始计数。这样插入的操作就是一个循环的操作了,count就是用来做计数的,作为能否插入数据的一个标准,插入数据后就通过notEmpty的condition发出一个信号唤醒消费线程。

消费操作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while (count == 0)
        notEmpty.await();
      return deque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消费的方法也是这样。先获取锁,然后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没有数据,则阻塞线程。注意点和put一样。 

  private E dequeue() {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x = (E) items[takeIndex];
    items[takeIndex] = null;
    if (++takeIndex == items.length)
      takeIndex = 0;
    count--;
    if (itrs != null)
      itrs.elementDequeued();
    notFull.signal();
    return x;
  }

        取数据的时候,也依靠takeIndex,这是一个标志,这个数值也会一直增加,表示取的第一个数据的位置。如果这个标志走到最后,然后变成0,从头再来。这样保证取出的数据都是fifo的顺序。删除的时候如果发现迭代中,则会修改迭代器的遍历。然后通过notFull的condition来唤醒生产线程。

移除操作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return false;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0) {
        final int putIndex = this.putIndex;
        int i = takeIndex;
        do {
          if (o.equals(items[i])) {
            removeAt(i);
            return true;
          }
          if (++i == items.length)
            i = 0;
        } while (i != putIndex);
      }
      return fals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对于remove操作就比较麻烦了,首先获取锁之后,把两个标志位本地化,然后找到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调用removeAt,这里删除需要对标志位做改变。  

 void removeAt(final int removeIndex) {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if (removeIndex == takeIndex) {
      items[takeIndex] = null;
      if (++takeIndex == items.length)
        takeIndex = 0;
      count--;
      if (itrs != null)
        itrs.elementDequeued();
    } else {
      final int putIndex = this.putIndex;
      for (int i = removeIndex;;) {
        int next = i + 1;
        if (next == items.length)
          next = 0;
        if (next != putIndex) {
          items[i] = items[next];
          i = next;
        } else {
          items[i] = null;
          this.putIndex = i;
          break;
        }
      }
      count--;
      if (itrs != null)
        itrs.removedAt(removeIndex);
    }
    notFull.signal();
  }

        如果删除的元素是位置和takeindex一样。那就可以直接删除,然后让删除标志位向后移动。如果不是,则从删除的位置开始,进行后面向前面的数据覆盖的操作。直到遇到putindex的前一个位置。然后把那个位置的数据设置为null。并且把putindex的位置往前移动一格,正在迭代的时候要删除数据并且唤醒生产线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本站的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Java数据类型的规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数据类型的规则的相关资料,非常不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Spring整合TimerTask实现定时任务调度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整合TimerTask实现定时任务调度的相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详解SpringMVC使用MultipartFile实现文件的上传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MVC使用MultipartFile实现文件的上传,本地的文件上传到资源服务器上,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通过ftp上传。这里是结合SpringMVC+ftp的形式上传的,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SpringMVC上传文件的三种实现方式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MVC上传文件的三种实现方式,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微信公众帐号开发-自定义菜单的创建及菜单事件响应的实例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微信公众帐号开发-自定义菜单的创建及菜单事件响应的实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浅析Java中的继承与组合

本文将介绍组合和继承的概念及区别,并从多方面分析在写代码时如何进行选择。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很详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利用反射获取Java类中的静态变量名及变量值的简单实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利用反射获取Java类中的静态变量名及变量值的简单实例。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收藏 0 赞 0 分享

java启动线程的3种方式对比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对比分析了java启动线程的3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SpringMVC上传和解析Excel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MVC上传和解析Excel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JAVA中String类与StringBuffer类的区别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String类与StringBuffer类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