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要了解的三种后门技术安全知识

所属分类: 网络安全 / 黑客教程 阅读数: 114
收藏 0 赞 0 分享
曾经饱受木马、后门(以下统称后门)侵害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机器被破坏后的惨象,于是人们展开了积极的防御工作,从补丁到防火墙,恨不得连网线都加个验证器,在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法夹攻下,一大批后门倒下了,菜鸟们也不用提心吊胆上网了…… 可是后门会因此罢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君不见,在风平浪静的陆地下,一批新的后门正在暗渡陈仓……   1、反客为主的入侵者   黑客A连接上了网络,却不见他有任何行动,他在干什么呢?我们只能看见他燃起一支烟,似乎在发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把烟头一丢,双手迅速敲击键盘,透过屏幕,我们得知他已经进入了一个企业内部的服务器,一台安装了防火墙、而且深居内部的服务器……他怎么做到的呢?莫非他是神仙?请把镜头回退到刚才那一幕,黑客A在烟雾熏绕中盯着一个程序界面出神,突然,那个界面变动了一下,同时,黑客A也开始敲打键盘,接下来就是熟悉的控制界面。各位也许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难道是那台机器自己找上他的?不可能…… 可是这是事实,真的是服务器自己找上来的。黑客A也不是高技术,他只是使用了一种反客为主的后门——反弹木马。   众所周知,通常说的入侵都是入侵者主动发起攻击,这是一种类似捕猎的方式,在警惕性高的猎物面前,他们已经力不从心;可是对于使用反弹技术的入侵者来说,他们却轻松许多,反弹木马就如一个狼外婆,等着小红帽亲自送上门去。一般的入侵是入侵者操作控制程序去查找连接受害计算机,而反弹入侵却逆其道而行之,它打开入侵者电脑的一个端口,却让受害者自己与入侵者联系并让入侵者控制,由于大多数防火墙只处理外部数据,对内部数据却闭上眼睛,于是,悲剧发生了。   反弹木马的工作模式如下:受害者(被植入反弹木马服务端的计算机)每间隔一定时间就发出连接控制端的请求,这个请求一直循环到与控制端成功连接;接下来控制端接受服务端的连接请求,两者之间的信任传输通道建立;最后,控制端做的事情就很普通了——取得受害者的控制权。由于是受害者主动发起的连接,因此防火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报警,而且这种连接模式还能突破内网与外部建立连接,入侵者就轻易的进入了内部的计算机。   虽然反弹木马比起一般木马要可怕,但是它有天生的致命弱点:隐蔽性还不够高,因为它不得不在本地开放一个随机端口,只要受害者有点经验,认出反弹木马不是难事。于是,另一种木马诞生了。   2、不安分的正常连接   现在有很多用户都安装了个人HTTP服务器,这就注定了机器会开着80端口,这很正常,但是有谁知这是一个给无数网络管理员带来痛苦的新技术,它让一个正常的服务变成了入侵者的利器。   当一台机器被种植Tunnel后,它的HTTP端口就被Tunnel重新绑定了——传输给WWW服务程序的数据,也在同时传输给背后的Tunnel,入侵者假装浏览网页(机器认为),却发送了一个特殊的请求数据(符合HTTP协议),Tunnel和WWW服务都接收到这个信息,由于请求的页面通常不存在,WWW服务会返回一个HTTP404应答,而Tunnel却忙开了……   首先,Tunnel发送给入侵者一个确认数据,报告Tunnel存在;然后Tunnel马上发送一个新的连接去索取入侵者的攻击数据并处理入侵者从HTTP端口发来的数据;最后,Tunnel执行入侵者想要的操作。由于这是“正常”的数据传输,防火墙一样没看见。但是目标没开放80端口怎么办呢?擅自开一个端口等于自杀。但是入侵者不会忘记那个可爱的NetBIOS端口——长年累月开放的139端口,和它分享数据,何乐不为? Tunnel技术使后门的隐蔽性又上了一个级别,可是这并不代表无懈可击了,因为一个有经验的管理员会通过Sniffer看到异常的景象……Tunnel攻击被管理员击溃了,可是,一种更可怕的入侵正在偷偷进行中…… 3、无用的数据传输
  1.眼皮底下的偷窃者——ICMP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信息协议),最常见的网络报文,近年来被大量用于洪水阻塞攻击,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ICMP也偷偷参与了这场木马的战争…… 最常见的ICMP报文被用作探路者——PING,它实际上是一个类型8的ICMP数据,协议规定远程机器收到这个数据后返回一个类型0的应答,报告“我在线”。可是,由于ICMP报文自身可以携带数据,就注定了它可以成为入侵者的得力助手。由于ICMP报文是由系统内核处理的,而且它不占用端口,因此它有很高的优先权。ICMP就像系统内核的亲戚,可以不受任何门卫阻拦,于是,篮子里藏着武器的乡下老人敲响了总统的房门……   使用特殊的ICMP携带数据的后门正在悄然流行,这段看似正常的数据在防火墙的监视下堂而皇之的操纵着受害者,即使管理员是个经验丰富的高手,也不会想到这些“正常”的ICMP报文在吞噬着他的机器。有人也许会说,抓包看看呀。可是,实际应用中,传递数据的ICMP报文大部分肯定是加密过的,你怎么检查   不过,ICMP也不是无敌的,有更多经验的管理员干脆禁止了全部ICMP报文传输,使得这位亲戚不得再靠近系统,虽然这样做会影响系统的一些正常功能,可是为了避免被亲戚谋杀,也只能忍了。最亲密最不被怀疑的人,却往往是最容易杀害你的人。   2.不正常的邮递员——IP首部的计谋   我们都知道,网络是建立在IP数据报的基础上的,任何东西都要和IP打交道,可是连IP报文这个最基本的邮递员也被入侵者收买了,这场战争永不停歇……为什么呢?我们先略了解一下IP数据报的结构,它分为两个部分,首部和身体,首部装满了地址信息和识别数据,正如一个信封;身体则是我们熟悉的数据,正如信纸。任何报文都是包裹在IP报文里面传输的,通常我们只留意信纸上写了什么,却忽略了信封上是否涂抹了氰酸钾。于是,很多管理员死于检查不出的疑症……   这是协议规范的缺陷导致的,这个错误不是唯一的,正如SYN攻击也是协议规范的错误引起的。相似的是,两者都用了IP首部。SYN是用了假信封,而“套接字”木马则是在信封上多余的空白内容涂抹了毒药——IP协议规范规定,IP首部有一定的长度来放置标志位(快递?平信?)、附加数据(对信的备注),结果导致IP首部有了几个字节的空白,别小看这些空白,它能携带剧毒物质。这些看似无害的信件不会被门卫拦截,可是总统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办公室……   入侵者用简短的攻击数据填满了IP首部的空白,如果数据太多,就多发几封信。混入受害者机器的邮递员记录信封的“多余”内容,当这些内容能拼凑成一个攻击指令的时候,进攻开始了……   结语   后门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死板的机器对机器的战争,它们已经学会考验人类,现在的防御技术如果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判断处理上,将被无数新型后门击溃。真正的防御必须是以人的管理操作为主体,而不是一味依赖机器代码,否则你的机器将会被腐蚀得面目全非……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3389远程终端的SHIFT后门自动扫描[自动关闭错误连接]

首先3389的SHIFT后门极少 其次大部分SHIFT后门都加密 所以手工一个一个尝试是挺傻的,写成自动扫描的话,还能让人忍受
收藏 0 赞 0 分享

CSRF的攻击方式详解 黑客必备知识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中文名称:跨站请求伪造,也被称为:one click attack/session riding,缩写为:CSRF/XSRF
收藏 0 赞 0 分享

抓取管理员hash值(哈希)的另类方法

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较小二进制值,这个小的二进制值称为哈希值。哈希值是一段数据唯一且极其紧凑的数值表示形式。如果散列一段明文而且哪怕只更改该段落的一个字母,随后的哈希都将产生不同的值。要找到散列为同一个值的两个不同的输入,在计
收藏 0 赞 0 分享

网站安全教程 绕过D盾进行注入的方法(图文教程)

D盾_IIS防火墙专为IIS设计的一个主动防御的保护软件,以内外保护的方式 防止网站和服务器给入侵,在正常运行各类网站的情 况下,越少的功能,服务器越安全的理念而设计! 限制了常见的入侵方法,让服务器更安全!
收藏 0 赞 0 分享

WikkaWiki 1.3.2 Spam Logging PHP注射的方法

WikkaWiki 1.3.2 Spam Logging PHP注射的详细方法代码
收藏 0 赞 0 分享

局域网安全教程 HSRP攻击和防范的方法介绍(图文教程)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 IP 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并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换句话说,当源主机不能动态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时,HSRP 协议能够保护第一
收藏 0 赞 0 分享

Free Realty v3.1-0.6的缺陷介绍及其修复方法

Free Realty v3.1-0.6的缺陷介绍及其修复方法,请看下面
收藏 0 赞 0 分享

SQL通用防注入系统asp版漏洞

今晚群里朋友叫看个站,有sql防注入,绕不过,但是有发现记录wrong的文件sqlin.asp。
收藏 0 赞 0 分享

伪黑客的成功的秘密:tomcat入侵和Jboss入侵的方法介绍(图)

黑客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而伪黑客不需要,只需要几个工具,扫描默认口令、弱口令、漏洞,就能利用。
收藏 0 赞 0 分享

黑客对社交网站攻击的常见五大手法(图文)

揭开社交网站背后的暗黑秘密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