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单例模式到线程安全详解

所属分类: 软件编程 / C 语言 阅读数: 38
收藏 0 赞 0 分享

先看一个最简单的教科书式单例模式:

class C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ps)
		{//tag1
			ps = new CSingleton;
		}
		return ps;
	}

private:
	CSingleton(){}
	CSingleton & operator=(const CSingleton &s);
	static CSingleton* ps;
};

CSingleton* CSingleton::ps = NULL;

有2个要点:

1.private的构造函数和=操作符,用于防止类外的实例化和被复制;

2.static的类指针和get方法。

在大多数单线程情况下,以上代码大都会运行得很好,除非遇到中断:

1.当程序运行到tag1 处触发了中断;
2.中断处理程序恰调用的也是getInstance函数。

可想而知,这和多线程的情况类似,假设线程A 运行到tag1处,还没来得及new,此时ps仍然是NULL,线程B(或中断处理程序) 同时也运行到此通过if判断,那么将会实例化2个CSingleton对象,显然是不对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然而然,最容易想到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加锁,因此getInstance改成这样: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
		lock();//伪代码
		if (NULL == ps)
		{
			ps = new CSingleton;
		}
		return ps;
	}

加了锁以后貌似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程序到处是诸如:

CSingleton::instance()->aaaa();
CSingleton::instance()->bbbb();
CSingleton::instance()->cccc();

这样的调用,除了第一次的lock()有用外,后面的都是在做无用功,lock()的代价说大不大,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会提高程序延迟,这对追求完美的程序猿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于是乎,咱想出了一个办法: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ps)//这里加了次判断,只有第一次才会为true而调用lock()
		{
			lock();//伪代码
			if (NULL == ps)
			{
				ps = new CSingleton;
			}
		}
		return ps;
	}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个方法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双重检查锁定模式,简称DCLP(Double Checked Locking Pattern)。

DCLP很好地解决了多次调用不必要的lock()。

然而,你们以为这样就完了?too young。。

DCLP在多线程下仍然存在2个根本问题:

1.程序的指令执行顺序不确定;
2.编译器优化问题。

先说2,在某些编译器下,以上的两个if判断只会执行一个,甚至一个都不执行,原因是编译器认为至少有一个if判断是多余的,它自动帮助我们优化了代码。

再说1,ps = new CSingleton; 这条语句会被拆分为这样的三个步骤执行:

1.为要new的对象开辟一块内存;
2.构造该对象,填入这块内存;
3.将ps指针指向这块内存。

以上三个步骤,2和3的顺序是不确定的,可能先2后3,也可能先3后2。。。

实际执行时可能是这样的: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ps)
		{
			lock();//伪代码
			if (NULL == ps)
			{    //伪代码
				ps = xx;//step 3
				new sizeof(CSingleton);//step 1
				new CSingleton;//step 2
			}
		}
		return ps;
	}

如果编译器按上述顺序执行代码,考虑如下状况:

线程A 执行到step 1还未执行后面的step 2,此时ps非空,但其指向的内存里面的内容还未被构造出来,于此同时线程B 进入这个函数,判断ps非空直接返回ps,但是调用者此时访问的ps内存实际内容CSingleton还没被构造呢,这是一块地址正确大小正确但内部数据不明的东西,当然会出错(调用者一般这么调用:CSingleton::getInstance()->aa();  CSingleton::getInstance()->bb();  CSingleton::getInstance()->cc();........此时的aa,bb,cc是啥玩意儿?)。

这也是为什么加上volatile关键字仍然不可以解决同步问题,volatile只解决了编译器优化问题,却无法控制机器指令执行顺序。

很遗憾的是,C/C++本身在设计时是不考虑多线程问题的,也就是说,要处理多线程问题还要程序猿自己想办法填坑。。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庆幸的是,C++ 11提供了内存栅栏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索资料看看,不过是一些api调罢了。

那么,C++ 11 以前的代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不幸,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程序中不要到处这么调用这个单例对象:

CSingleton::getInstance()->aa(); 
CSingleton::getInstance()->bb();
CSingleton::getInstance()->cc();

而是在程序开始就初始化缓存这个单例对象:

CSingleton* const g_ps = CSingleton::getInstance();//程序一开始就缓存这个单例对象
g_ps->aa();
g_ps->bb();
g_ps->cc();

但是如此带来的问题是程序一开始就实例化了这个单例对象,对象在整个程序的声明周期存在,这貌似叫饿汉式,而之前那种叫懒汉式,孰轻孰重,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从C++单例模式到线程安全详解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C++广播通信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实现广播通信的方法,实例讲述了C++ socket广播通信的原理与实现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C++计算ICMP头的校验和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计算ICMP头的校验和的方法,代码简单实用,对于校验ICMP报文来说有不错的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C++设置超时时间的简单实现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设置超时时间的简单实现方法,涉及系统函数setsockopt对套接口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C++实现ping程序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实现ping程序实例,涉及C++对于ICMP数据包的发送与回显处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C++之boost::array的用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之boost::array的用法,以实例的形式简单讲述了静态数组的容器boost::array的使用技巧,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C++之Boost::array用法简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之Boost::array用法简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Boost::array中的常见用法,并用实例的形式予以总结归纳,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VC文件目录常见操作实例汇总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C文件目录常见操作实例汇总,总结了VC针对文件目录的各种常用操作,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VC打印word,excel文本文件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C打印word,excel文本文件的方法,是VC操作文本文件中非常实用的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VC++获得当前进程运行目录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C++获得当前进程运行目录的方法,可通过系统函数实现该功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VC中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的区别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C中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的区别,较为全面的分析了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运行原理及用法上的不同之处,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