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利用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系统

所属分类: 硬件教程 / 笔记本 阅读数: 53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可移动性,而支持其可移动性的基础就是它的电源系统,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系统呢?
  笔记本电脑电源系统简介
  主流笔记标准配置的电源系统包括可充电电池和外接的直流电源。在有交流电源的情
况下,通常使用外接的直流电源为笔记本电脑供电,其使用特点与普通台式机没有太大区别。
  1.充电电池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系统是其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根本,电源系统包括电源适配器、充电电池和电源管理系统等。电源适配器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给电池充电,而电池又是体现笔记本电脑便携性的重要环节。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大部分采用锂电池供电,一般可持续工作3小时以上,能够满足一般外出工作的需要。
  2.充电技巧
  新买回来的电池至少要完全充满一次电,再将电量放尽,第2次充电后才正式使用。当笔记本电脑在室内使用交流电时最好将电池取出,以免使其经常处于充电状态。充电时最好关上笔记本电脑,使电池能够完全充满电,不要在充电中途拔掉电源。充电完毕,应该在30分钟后使用。另外还要注意定期充放电一般每个月至少充放电1次。
  笔记本电脑节能设置
  节能设置包括设置BIOS中的有关节能方式和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后者应该优先于前者。
  1.设置BIOS中的节能选项
  CMOS中大多有一个[PowerSavings]选项,可选[MaximumBatteryLife]或[MaximumPerformance](默认)等。设置节能选项时,主要设置由[1dleMode](空闲)进入[StandbyMode](待命)的[StandbyTimeout]的时间和由[StandbyMode]进入[Suspend Mode]的[SuspendTimeout](休眠)的时间。
  笔记本电脑的节能模式有IdleMode、StandbyMode和SuspendMode等,这些设置之所以能够调节电能消耗,主要是在电脑进入节能状态后,适时地关闭一些不需使用的系统设备。进入休眠状态后,除了关闭显示器和硬盘外,还可以将内存中的内容保存到硬盘,整个电脑系统基本维系关闭状态。一旦激活或重新启动计算机,桌面将正确地恢复到休眠前的状态。
  笔记本电脑使用PhoenixBIOS的居多。不同的BIOS节能设置可能有些不同,应该认真阅读屏幕提示。
   2.设置Windows中的节能选项
  在Windows的帮助文件中的[管理硬件和软件]主题下有两项与笔记本电脑节能有关的内容:[管理能耗]和[使用便携机]中的[管理便携机上的电源]。在设置Windows节能选项前,应阅读这些内容。
  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中双击[电源管理]图标,打开[电源管理属性]。
  将[电源使用方案]设置为[便携型/滕上型],并合理安排[系统等待]、[关闭监示器]与[关闭硬盘]等选项。不同电脑可选择的选项有一些差异,详细的设置应该根据电脑本身的功能和Windows帮助文件进行。
  若需要完全用光电池中的电能,而不寻找其他放电途径,则在[电源使用方案]下拉框中选择[始终打开]选项,在[系统等待]及[关闭监示器]下拉框中选择[从不]选项。还可以让电脑自动运行一些计算复杂的3D演示程序,这样很快可以用干电池中剩余的电能。
  3.使用第三方软件
  还有不少工具程序可监测电池的使用状态。例如PowerCenter是一个电源监测工具,可免费下载(me MBers.xoom.com/TimothyBug/ powercenter/index.htm)。PowerCenter除了显示电池量百分比外,还以时和分显示实际可使用的时间。
  PowerCenter共有3种显示方式。
  (1)FullDisplay:在打开的窗口内显示详细资料,包括使用电池还是交流电、电池剩余的百分比及可供使用的时间等。
  (2)CompactDisplay:在使用中总是在窗口顶部显示。
  (3)MinimizeDisplay:使PowerCenter缩小到Windows的任务栏中,显示的信息相对简单。
  PowerCenter还附设有一个控制中心,最多可以做出6种警告提示。当电池—下降至某个程度时,向用户及时提出警告,保存正在处理的文件。为了不浪费电力及CPU的资源,PowerCenter自动检测电池状态的变化。
  补救充电不当的电池
  笔者有一台IBMThinkpad390/262650C型笔记本电脑,由于平时充放电不当,加之电池为镍氢型,有记忆效应电池的放电时间只剩下不到5分钟。经过努力,笔者在IBM的主页上找到了一个程序,用其神奇地拯救了电池,放电时间几乎恢复和新的一样。
  在ftp://ftp.pc.ibm.com/pub/pccbbs/mobiles/isbrOlww.exe站点下载IBM推出的TP390/390e/390x系列电池的刷新程序,这是一个DOS下的自解压程序。准备一张格式化后的质量可靠的软盘,然后执行如下操作。
  1.重新启动计算机,按F8键启动多选菜单。选择安全DOS模式,进入刚刚下载文件所在的目录。执行isbr01.exe,阅读警告后按要求插入软盘,按Enter键开始自解压过程。
  2.用此软盘重新启动计算机,屏幕显示Startingpc-dos。提示:以上操作均由交流电源供电。
  3.按提示拔掉AC电源,程序自动对镍氢电池放电,直到机器自动关闭为止,表示放电已完成。提示:不要看到百分之0就结束操作,还要注意不要取出软盘。
  4.让电池变冷,然后插上AC电源,再次使用软盘重新启动计算机。Autoexec.bat自动运行刷新程序,提示是否继续。单击Yes按钮,然后按Enter键。很快回到DOS提示符A:>,表示已完成。
  5.关闭计算机,但不拔掉AC电源,保证电池充电,直到其供电指示灯变绿为止。
  以上过程重复3遍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其他人还在看

菜鸟福音 60条笔记本电脑使用经典技巧

  1.如果同时有多个窗口打开,想要关闭的话,可以按住shift不放然后点击窗口右 上角的关闭图标。   2.在保存网页前,可以按一下
收藏 0 赞 0 分享

音箱对耳机 谁是笔记本移动最佳搭档

  从目前个人PC的结构分布来看,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已经超过台式机,并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扩大。究其原因,目前笔记本电脑价格日渐走低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价格下降,但笔记本电脑的音质不佳始终是个不能回避的话题;限于产品结构和生产成本等原因,笔记本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无线网卡实现无线互联的方法

问题描述:用户咨询家里有两台笔记本,机器都配了无线网卡,配合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只是想两机通过无线互联来共享资料,这样就出现了无线双机互联的问题.解决方案:1.首先点击任务栏右下脚的网络连接图标 ,选择“网络和共享中心”2.在打开的网络和共享中心
收藏 0 赞 0 分享

lenovo笔记本键盘上“Scroll Lock”键的作用

问题描述 用户来电表示看到键盘上面的按键Scroll Lock,咨询其具体作用? 问题分析 Scroll Lock键最早出现在IBM的PC/XT机型的83键盘和AT接口的84键盘上,现在这个键在笔记本和台式机上均很常见,当年在苹果机的“增强”型键盘上也加上了该按键。该键在DO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电脑时间不准的处理思路

问题描述笔记本系统时间经常性的变快或者变慢 解决思路1、把系统时间调整正确2、关机3、开机点F2进入BIOS,修改正确时间4、保存退出后直接关机,不要进入系统5、过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后开机点F2进入BIOS查看时间是否正确结论如时间不正确:说明主板 BIOS电池电量
收藏 0 赞 0 分享

联想昭阳E600A掉电维修一例

昨日下班前接手一台联想昭阳E600。 故障为一上电就掉电。待机电流为0.045A,按开机键指示灯闪一下就灭,电流从0.045A——0.06A—— 0.045A,多按几次开机键有时电流从0.045A——0.2A——0.045A,待机电流0.045A应该是正常的。修理此故障,开始没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电脑外接电源要不要取下电池

 最近新买了笔记本电脑,一直都是安装着电池在使用,后来看网上说使用外接电源时,最好取下电池,可以防止电池反复过充,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外接电源时要取下电池吗?  【答】:所谓“过充”是指电池在未用尽剩余电量时,便进入了充电状态,使电池加速老
收藏 0 赞 0 分享

联想T400s改Windows 7系统驱动安装

系统安装的过程略过,安装完之后,Windows 7会有5个未知设备,而根据安装的设备和设置不同,未知设备的数量也会有所差别,比如有人安装了 42T0961(UNDP-1双模WWAN卡,因此9个未知设备,如下图,除了Qualcomm HS-USB四个之外,一般的T400s都是有其它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电脑的系统日常维护

  平时大家在进行软件的安装、卸载或者上网浏览网页时都会在系统中留下大量无用的文件。一旦这些垃圾文件积聚过多后,不但会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还会使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中有用程序间的冲突,所以对系统的清理非常重要。http://www.45it.com   步
收藏 0 赞 0 分享

笔记本电脑死机大全 看完你就变高手

  本人前阵子电脑出现很严重的问题,问题是开机进入系统时会出现花屏,接着当进入系统时就会死机,进入安全模式时会有很多竖条,有时勉强进入了系统也会频繁死机,找了很多人来修,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搞定。开始时只是查出内存烧坏了,后来换了内存条,问题
收藏 0 赞 0 分享
查看更多